Vol.226|陌生的儒释道:近世日本思想纵览|嘉宾:李永晶

第226期|陌生的儒释道:近代日本思想概览|嘉宾:李永晶

东腔西调

历史

2025-04-25

1 小时 28 分钟

单集简介 ...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近代以来给中国既带来现代新风,也带来深重的苦难。中国和日本,常常被当作东亚儒家文明现代化转型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大国,转型步履蹒跚,一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一个是小国,转型迅速彻底,但很快走上扩张侵略的道路。 我们对于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历史似乎很熟悉,殖产兴业、废藩置县、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伺候就主要聚焦于朝鲜和中国,开始了扩张的进程。但是我们对近代日本的精神思想了解甚少,无论是明治维新、大正民主,还是作为近代日本对立面的德川幕府体制,仿佛日本一夜之间从东方文化全面转向西方文化,没有任何精神内核。 那么作为日本近代转型基础的德川时代日本精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忠君与暴虐一体两面的武士道精神,樱花绚烂过后四处飘零的物哀审美,空寂简洁的禅宗……这些在中国都能找到原型的思想资源,在日本如何成长为我们陌生的形态?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永晶老师,带我们一起纵览日本近代思想。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23 许多人对日本都会有一种复合的情感 06:49 自以为很熟悉,有时反而容易误解 09:29 江户儒学的载体是武士,而非文人士大夫 16:00 德川幕府创立之初,被立为官学的朱子学 22:01 明清鼎革,朱舜水东渡,中国儒学“日本化” 27:29 阳明学,在近代日本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33:27 从“心即理”“致良知”到武士道精神的二重性 38:40 幕末的“尊王攘夷”思想,反而埋葬了幕府 43:53 德川家康利用了儒家,也利用了佛教制度 48:22 德川体制下,寺庙是管理民众的国家机构 53:24 禅宗在日本的艺术形式,直接体现了思想 01:00:07 日本佛教经过了数层文明的筛选和过滤 01:06:33 神道教,何种意义上是日本的本土思想? 01:11:28 日本神道与天皇有关,与日常生活有关 01:16:07 神道教与佛教的“分工”:多元共存共生 01:20:49 “翻篇儿主义”,对真正的文明敞开胸怀 【工具箱】 01 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哲学与思想史专业副教授;东京大学博士。著有《分身:新日本论》《变异:日本二千年》《大欢喜:论语章句评唱》《老子智慧八十一讲》等。   02 江户幕府(日语:えどばくふ;1603年3月24日-1868年4月21日),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家统治幕府。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至1868年江户开城,江户幕府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 03 日本朱子学派,日本江户时代信奉朱熹学说的儒学家集团。朱熹学说在镰仓幕府时代传入日本,此后280年间始终未成为独立的学术流派。16世纪后期藤原惺窝否定佛教的优越性,脱僧还俗专讲儒学,成为日本朱子学的创始人。在其影响和教育下,出现一批朱子学者,其高足林罗山全面发展日本朱子学,按幕藩体制的要求建设儒学,并将藤原惺窝尚带宗教色彩、停留在“修身齐家” 水平上的朱子学,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从而确立朱子学的统治地位。 04 水户学是江户时代的重要思潮之一,因形成于水户藩而得名。以水户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国主持编修的《大日本史》,成为水户学形成的起点。水户学有前期水户学和后期水户学之分。前期水户学派以修史为中心;后期水户学以水户藩第九代藩主德川齐昭的弘道馆为中心,向政教学方向发展。后期水户学为幕末时期的尊王攘夷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05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学在日本的真正兴盛是在江户末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佐藤一斋和大盐中斋。佐藤一斋师事大阪朱子学派的中井竹山,后被任命为幕府儒官,他使阳明学由民间、蕃学一跃成为幕府之学。大盐中斋年少时曾赴江户学习儒学、武学,后回大阪任“与力”一职。三十八岁辞官后,在家塾洗心洞从事阳明学的讲授和著述。继之者又有吉田松阴等,将阳明学之精神在事功方面发挥到极致。 06 神道教简称神道(Shinto),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宗教,分为大和神道和琉球神道。神道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神道教信仰多神,号称有80万神、800万神或1500万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为祠官、祠掌等。 07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均成书于日本奈良时代,当时还没有平假名和片假名,所以两部书都是由汉字写成的,但读者对象却不同。《古事记》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是在公元712年由太安万侶将稗田阿礼的口述内容汇编整理成册,献给了元明天皇,书中记载的故事以日本神话为主,面向国内读者。《日本书纪》在公元720年由舎人親王等人负责编辑完成,全书共30卷,内容主要记载了从上古众神时代到持统天皇时代的编年体历史事件,面向国外读者。 08 本期提到的两部日本电影:《切腹》(1962)、《你的名字》(2016) 【相关往期】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Vol.161|东京citywalk:博物馆中的美学、政治与人文艺术 Vol.162|近代日本风云,聊聊天皇、元老、武士道|嘉宾:商兆琦 Vol.205|放“空”:佛学教会我们过一种真正自由的生活|嘉宾:许小亮 Vol.218|《完美的日子》:东京历史/文化/消费面面观|嘉宾:Jam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关注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0(备注「播客」) 商务合作:media@eidos.wiki
更多

单集文稿 ...

该单集暂无文稿,联系我们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