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87|他乡与故乡:观察与行走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命?|李筠×周轶君×平安

Vol.187|他乡与故乡:观察与行走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命?|李筠×周轶君×平安

东腔西调

历史

2024-05-25

1 小时 8 分钟

单集简介 ...

他者是自我的边界,每个人都是通过行走他乡的土地,聆听他人的故事,来扩展自己的边界,更新自己的生命。他乡的事物,有些可资借鉴,有些可以缅怀,有些常常入梦,有些则会影响我们的生命观、物质观和知识观。 上周末,在中国平安的邀请下,我们在阿那亚进行了一场愉快的圆桌对谈。嘉宾除了我们东腔西调听众非常熟悉的李筠老师,还有写作者/纪录片导演周轶君老师,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先生以及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先生。 虽然是初夏时节,阿那亚的海风还是又急又冷,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又给人一种想要出海远行的冲动。旅行意味着肉体进入他乡,但现实是,我们绝大多数的旅行都是把自己当成了匆匆过客,在他乡只是随手一抓,带走了一些最好拿走的东西。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视角进入他乡呢?或许,我们可以像李筠老师那样,带上知识与学术的纵深,像周轶君老师那样带着记者的敏锐,以及像两位高管那样带上独特的行业视角。欢迎收听本期节目,看看四位嘉宾如何理解“他乡与故乡”。 —— 本期节目在深夜谈谈主办的声量中录制。 感谢本期创意出品方:W;特别鸣谢品牌客户:中国平安 【本期对谈】 主播 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 李筠:大观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教授,著有《西方史纲》《罗马史纲》《中世纪》等。 周轶君:纪录片导演、写作者。剑桥大学国际关系硕士。著有《中东死生门》《走出中东》等。 郭晓涛:中国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 盛瑞生: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 【收听指南】 03:33观察比较不同文化的一个有趣视角:时间观 05:23格式化的结果: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8:53战区采访的感受:生命很脆弱,也很顽强 11:45世界是“平”的,但最先进与最原始依然并存 14:02认知他者的过程可能痛苦,但会成为一种支撑 17:13对长寿的渴望,是古今中外全世界都统一的 20:29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生死观 25:53在藏区的感受,时间凝固,万物有灵 34:37中国人的幸福观是愿意用现在的苦换未来的甜 37:45芬兰、新加坡都是资源小国,但教育理念大不同 40:13大道往往相通,日常容易沟通,中层各显神通 44:42能给你带来更多确定感的地方,就是所谓故乡 47:02现在的AI可以传授知识,但未必能传授经验 50:14可以充满警惕地拥抱AI,要会反思才有智慧 56:31声音处理+知识图谱,AI对客服系统的赋能 01:01:50机器人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孤独问题吗? 【工具箱】 01 2002至2004年期间,周轶君是全世界唯一常驻以色列加沙走廊的国际记者。在战火纷飞的加沙的两年,她记录十几万字,拍摄下了百余幅作品,写出了《中东死生门:巴以行走观察》和《走出中东:全球民主浪潮的见证与省思》。《中东死生门》开篇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序,比利·林恩被从伊拉克战场抽回美国,为超级碗橄榄球赛中场走秀。漫天喷发的烟花在士兵们眼中与伊拉克战场激战的画面重叠,对他们而言,战场,反是他们的安全之地。 02《他乡的童年》是由周轶君执导的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纪录片。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她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影片从小孩的
更多

单集文稿 ...

该单集暂无文稿,联系我们制作?